『题目』:65岁女性,半年前左侧舌缘出现溃疡,一直未愈前来就诊,查体:溃疡直径约1cm,边缘不齐,周围组织较硬,底部成菜花状,临床诊断最可能的是
- 答案:
- A.癌性溃疡
1、患者,男,34岁,半年前反复出现口腔溃疡,有灼痛且不易愈合;近两个月来在头面、颈部、胸背、腋下及腹股沟部起红斑,1周后陆续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,部分还可融合成大疱,疱壁薄且松弛,尼氏征阳性,水疱破裂后所形成的糜烂而不易愈合,故前来就诊。
确诊的最佳辅助检查是
- 答案:
- A.取皮损或皮损周围"正常皮肤"直接免疫荧光检查
2、病历摘要: 患者女性,56岁,反复咳嗽、气促伴发热3月余,加重伴左侧胸痛、胸闷10天入院。为干咳,伴乏力,无寒战,无咯血、喘鸣,食欲尚可。3个月前地医院拟诊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常规抽液抗痨+强的松治疗一个月好转出院,出院后一直用INH+RFP+PZA三联抗痨。体查:T38.5℃,右唇缘内侧可见一溃疡面,无分泌物附着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。左下肺叩诊稍浊,右肺叩诊呈清音,双下肺呼吸音弱,左下肺尤甚,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。心影稍向左右扩大,HR 108bpm,律整,杂音(-)。肝脾未及,腹水征(-)。无杵状指。
- 答案:
- A.胸部B超+胸水定位
- B.心脏超声
- C.胸水常规+生化+ADA
- D.胸水肿瘤标志物/胸水细胞学
- E.PPD皮试
- F.痰涂片+细菌培养(含抗酸杆菌)
3、女性,57岁,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,面积逐渐增大,反复出现破溃,就诊时检查:病损位于左鼻翼,约1cm×1cm,略高出皮肤,中yang表浅溃疡,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,腮腺区和颌卞未及肿大淋巴结。
按上述诊断,手术切除时距病损边缘的距离应为()
- 答案:
- 正在整理中!
4、患者,男,34岁,半年前反复出现口腔溃疡,有灼痛且不易愈合;近两个月来在头面、颈部、胸背、腋下及腹股沟部起红斑,1周后陆续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,部分还可融合成大疱,疱壁薄且松弛,尼氏征阳性,水疱破裂后所形成的糜烂而不易愈合,故前来就诊。
根据上述检查,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,剂量为80mg/d,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,大部分皮损已消退,残留色素沉着,但皱褶部位皮损仍存在,且有小片糜烂,此时最佳处理是
- 答案:
- 正在整理中!
5、病历摘要: 患者女性,56岁,反复咳嗽、气促伴发热3月余,加重伴左侧胸痛、胸闷10天入院。为干咳,伴乏力,无寒战,无咯血、喘鸣,食欲尚可。3个月前地医院拟诊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常规抽液抗痨+强的松治疗一个月好转出院,出院后一直用INH+RFP+PZA三联抗痨。体查:T38.5℃,右唇缘内侧可见一溃疡面,无分泌物附着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。左下肺叩诊稍浊,右肺叩诊呈清音,双下肺呼吸音弱,左下肺尤甚,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。心影稍向左右扩大,HR 108bpm,律整,杂音(-)。肝脾未及,腹水征(-)。无杵状指。
- 答案:
- A.胸水PH
- B.胸水蛋白
- C.胸水葡萄糖
- D.胸水常规
- E.ADA
- F.胆固醇浓度
6、女性,57岁,左鼻翼发现皮肤病损18个月。面积逐渐增大,反复出现破溃,就诊时检查:病损位于左鼻翼,约lcmxlcm,略高出皮肤,中yang表浅溃疡,有薄层黑褐色痂皮覆盖,腮腺区和颌下未及肿大淋巴结。最可能的诊断是
- 答案:
- A.基底细胞癌
7、病历摘要: 患者女性,56岁,反复咳嗽、气促伴发热3月余,加重伴左侧胸痛、胸闷10天入院。为干咳,伴乏力,无寒战,无咯血、喘鸣,食欲尚可。3个月前地医院拟诊左侧结核性胸膜炎经常规抽液抗痨+强的松治疗一个月好转出院,出院后一直用INH+RFP+PZA三联抗痨。体查:T38.5℃,右唇缘内侧可见一溃疡面,无分泌物附着。浅表淋巴结未触及。左下肺叩诊稍浊,右肺叩诊呈清音,双下肺呼吸音弱,左下肺尤甚,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。心影稍向左右扩大,HR 108bpm,律整,杂音(-)。肝脾未及,腹水征(-)。无杵状指。
- 答案:
- 正在整理中!
原文链接:65岁女性,半年前左侧舌缘出现溃疡,一直未愈前来就诊,查体:溃疡直径约1cm,边缘不齐,周围组织较硬,底,转载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