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试题答案f » 桂枝汤 《伤寒论》:恶风、汗出、口中和,发热或未发热,( )主

桂枝汤 《伤寒论》:恶风、汗出、口中和,发热或未发热,( )主

 

『题目』:《伤寒论》:恶风、汗出、口中和,发热或未发热,( )主之

  • 答案:
  • A.桂枝汤

1、伤寒引起的发热最常见类型为

  • 答案:
  • A.稽留热

2、男性,16岁,发热10天伴食欲减退,体弱。体检:体温39.6°C,脉搏74次/分,肝肋下2.Ocm,脾肋下1.0cm。外周血白细胞2.6X109/L,中性粒细胞0.85,淋巴细胞0.14,嗜酸性粒细胞0.01,临床上拟诊断伤寒,为确定诊断选用下列哪一种培养最恰当

  • 答案:
  • A.血培养

3、根据原文"伤寒干呕、发热而咳",病机是

  • 答案:
  • A.风寒柬表,水饮内停

4、三岁小儿,发热,大便稀2周,伴有脐周隐痛,查体见精神不振,表情淡漠,腹部未扪及包块。肥达氏反应阳性。诊断为伤寒
以下哪一项不是小儿伤寒的特点

  • 答案:
  • 正在整理中!

5、患者男性,42岁,因咽痛4日,伴发热就诊。患者4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,程度较剧烈,吞咽时尤为明显,伴发热,但无声嘶及呼吸困难。临床检查见:一般情况可,无明显呼吸困难,说话时似口中含物;左侧腭舌弓显著充血隆起,扁桃体不大,被推向内下方
最可能的诊断是

  • 答案:
  • A.扁桃体周围脓肿

6、女孩,8岁。因发热10d,纳差,腹胀,大便每天1~2次,经当地治疗热不退转来。病前经常在当地河中游泳。体检:体温39.2℃,神志清,表情淡漠,胸背皮肤有散在性7~8个玫瑰色斑丘疹,压之退色,心、肺无异常,腹软,略胀,肝肋下3cm,脾肋下3.5cm。入院后血培养有伤寒沙门菌生长。
伤寒特征性病理变化的主要部位为

  • 答案:
  • A.回盲瓣处

7、江南某镇居民共饮一条河水,于7月中旬先后有近百人发热,均伴有乏力、纳差,部分病人腹泻或便秘。检查:大部分发热病人有肝脾肿大,少数病人前胸或 上腹部有暗红色皮疹,怀疑为伤寒流行。
对正在发热病人进行哪项检查最有助于明确诊断

  • 答案:
  • A.血培养

8、三岁小儿,发热,大便稀2周,伴有脐周隐痛,查体见精神不振,表情淡漠,腹部未扪及包块。肥达氏反应阳性。诊断为伤寒
儿童伤寒在病程第一周内发生的并发症是

  • 答案:
  • 正在整理中!

原文链接:桂枝汤 《伤寒论》:恶风、汗出、口中和,发热或未发热,( )主,转载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