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试题答案e » 及时有效地识别、反馈、反映、共享患者的情感体验,增强患者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、言语化的能

及时有效地识别、反馈、反映、共享患者的情感体验,增强患者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、言语化的能

 

『题目』:及时有效地识别、反馈、反映、共享患者的情感体验,增强患者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、言语化的能力,这一过程是治疗师对患者的

  • 答案:
  • A.投情理解

1、男性,75岁。冠心病、间断发生左心衰竭2年。因半天前与家人争吵后心悸、气短,不能平卧,咳粉红色泡沫痰,急诊入院。体检:BP90/60mmHg,R28次/分,神清,坐位,口唇发绀,两肺满布湿啰音及哮鸣音。
给予患者洋地黄药物治疗,下列哪项不能反映洋地黄治疗有效()

  • 答案:
  • A.血压下降

2、患者李某,男,30岁,因受到领导批评后感到压抑,便服用敌敌畏,但被家人及时发现,送医院诊治。反映病情变化的最主要观察的指征是( )。

  • 答案:
  • A.瞳孔

3、 患者女,35岁,因“面部、上臂抓痕、结痂20?d”来诊。自述其伤痕因周身瘙痒长期搔抓所致。患者家人述其多年来遭受家庭暴力,但患者否认曾受虐待。查体:左侧面部、左上臂可见线状抓痕,部分结痂。
下列治疗方法中可能对该患者有效的是

  • 答案:
  • A.寻求精神科医师帮助

4、女,47岁,月经周期规律。近2个月有接触性出血。妇科检查:宫颈重度糜烂,宫颈刮片发现核大深染,核形不规则或双核。
确诊后患者要求及时治疗,最恰当的治疗应为

  • 答案:
  • A.放射治疗

5、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害行为(危险性评估在1级和2级)应及时请精神科执业医师会诊,同时向个案管理组长报告,增加随访频度,至少( )

  • 答案:
  • A.1次/周

6、某年阴历年底,精神科门诊接待一患者,男性,22岁。家属诉:患者刚从外地打工回家,家人在火车站接站时发现患者讲话颠三倒四,问东答西。口中念念有词,喃喃自语。总显害怕的表情,紧紧抓着家人的手。遂前往我科门诊求治。陪同患者回家的工友反映,此前未发现患者异常。两人相约回家过年,在车站排队等候数天均未买到车票,后高价求购一站票方如愿上车。既往体健。
患者收治入院后,精神状况检查:能认识家人,但时间、地点定向不准确。接触交谈不合作。问东答西。表情怪异,有时显害怕,有时显惊讶。口中喃喃自语。依稀听见"别找我

  • 答案:
  • A.言语性幻听
  • jXJУBɑ.cОMB.被害妄想

7、男性, 28岁,自诉突然心慌、胸闷,听诊心率 200次/分,心律齐,血压正常。
若该患者病情发作持续时间较久,病史尚不清楚,你应采取何种较简便有效的措施( )。

  • 答案:
  • A.刺激呕吐反射或嘱屏气

8、()用于CD术后患者,能有效地监测术后复发、指导治疗,以及确定预后

  • 答案:
  • 正在整理中!

9、患者女性,50岁,触摸左颊黏膜而引起左额、左下唇电击样剧痛,持续数秒钟,痛痉宁治疗有效。该患者诊断可能为

  • 答案:
  • 正在整理中!

原文链接:及时有效地识别、反馈、反映、共享患者的情感体验,增强患者对这些隐蔽着的体验的感知和理性化、言语化的能,转载请注明来源!